簡單的心境才能擁有快樂的心情
商用車是受政策影響波動明顯的一大板塊,尤其新能源車面臨疫情沖擊加補貼退坡、技術突破難和配套設施短缺、電池自重大載重受限、續航里程不足與燃油車競爭乏力多重條件制約,政策扶持、行業利好對于其發展更是尤為關鍵,眼下正值兩會期間,新能源自然也是兩會關注熱詞,2020年兩會期間關于新能源發展的熱門提案數量就高達7個。
對比2020年到2021年,聚焦新能源行業的熱門提案依舊不少,不過可以看出代表們的提案已經走向不同,從大而廣的發展規劃轉變成了解決現實的行業桎梏,從動力電池標準缺乏不統一、貨車電動化法規障礙、再到換電重卡電池計入超重,都成了現實問題成了制約新能商用車發展的關鍵,自然也成了眼下兩會熱議的提案。
● 從2020到2021年,路權障礙和超重負擔一樣是電動車的發展弊端!
貨運路上沒有什么輕裝上陣一直是負荷前行,受制于技術突破、通行現狀、政策規范等先行條件,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,都難逃路權障礙和超重負擔。如何在通行路權和載重安全之間平衡,關系貨運時效和卡友收益,更關系商用車制造行業的走向。
當然毋容置疑,路權和載重問題一直是兩會代表關心的重要議題,從2020年兩會到2021年兩會熱門提案可見一斑,2020年全國人大代表、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提議給予純電動物流車開放全天候路權;2020年全國人大代表劉漢如提議換電重卡車電分離,電池重量不計入整備質量。2020年全國政協委員、民革陜西省副主委、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韓寶生建議對貨車超載入刑,以此杜絕超載惡性事故。2021年全國人大代表劉漢如對于行業現行標準,適當調整汽車、掛車及汽車列車最大總質量限值,通過單次合規載重的提升減少貨運往返次數,達到貨運時效和收益的平衡,一定程度上也是減少碳排放杜絕超載問題。
● 2021年年提案的傳承2020年提案,看劉漢如提案新看點!
其實在2020年兩會提案中,全國人大代表,華菱星馬汽車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劉漢如從換電配套設施、用地建設規劃、電力接入保障、牌照發放、運營資質、路權優先、增加準牽質量、優先使用電動重卡予以置換補貼等多方面推廣換電重卡,尤其他提出的第5點完善相關國家標準,提高新能源重卡的質量利用系數,增加載質量(準牽質量)2-3噸,以補償電池自重帶來的貨運量減少損失與如今他在2021年提案是一脈相承的。
不過是2021年他的提案更犀利且一針見血,直接針對《汽車、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、軸荷及質量限值》(GB1589-2016)標準提出了質疑和建議,他指出該標準存在載重量低,帶來商用車市場銷量市場、制造結構的不合理,尤其自卸車底盤、上裝超重與運營工況鍥合度低,裝載量受限工程車要么超重上牌難要么使用壽命短運營成本高,眼下技術突破難度大,要改變行業弊端,適當合理的提升對于商用車市場調整汽車、掛車及汽車列車最大總質量限值顯得很有必要。
公路貨運領域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,一直以來路權不暢、通行成本高、超重負擔都是制約其發展的關鍵,眼下高速收費差異化、整治不合理限高限寬已經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,那么超重負擔,尤其是來著法規不完善、技術標準有缺陷、導致監管政策方面的滯后也應該亟待解決,兩會期間來著行業專業人士的提議和質疑,對于整個商用車市場的高質量、規范化的發展是一場頭腦風暴更是一場行業革新。